|
---記陝西省勞動模範 、華墾大櫻桃公司技術負責人李宴賓盛夏六月 ,櫻桃採摘季剛過 ,在陝西省農墾集團華陰農場有限責任公司華墾大櫻桃公司的大棚內 ,忙完採摘及銷售工作的李宴賓沒有閒下來 ,依舊每天進出大棚進行采果後的追肥澆水 ,為員工進行田間病蟲害防治和夏季修剪培訓 。 從2014年剛接手時25畝地 、6個大棚 ,畝產600斤 ,到如今255畝地 、61個大棚 ,畝產1500斤 ,畝淨利潤突破2萬元 ,累計實現利潤800餘萬元 ,這些歷史性的突破離不開李宴賓的努力 。 宴賓來了 要把農場經濟搞上去 2011年 ,李宴賓懷揣滿腔熱情來到華陰農場 ,負責招商接待工作 。這個別人眼裏的「美差」 ,卻不是他想要的 ,於是 ,他自願提出到生產一線工作 。 2015年 ,對外承包生產的大棚櫻桃虧損了10多萬元 ,農場又在已經掛果的櫻桃地里新建了15畝大棚 ,生產管理一度陷入困境 。從事櫻桃種植十餘年的同事都不敢接手 ,僅跟師傅學了兩年的李宴賓主動請纓 ,擔負起了40畝大棚櫻桃的管理重任 。 那一年 ,無論大小節日 ,他都吃住在櫻桃大棚里 。在前期學習管理技術的基礎上 ,他不斷完善栽培技術 ,制定大棚櫻桃種植管理生產技術流程 ,解決了櫻桃坐果率低 、成熟期裂果的問題 。 「沒想到接手的第一年就成了 。」談及今後的打算 ,李宴賓靦腆一笑 ,「大棚櫻桃前景光明 ,可以再擴大規模 ,把農場經濟搞上去 。」 智慧系統 果農不再靠天吃飯 「露天種植櫻桃 ,遇到晚霜 、冰雹等極端天氣 ,產量和收益會大幅下降 。大棚櫻桃能在一定程度上抵禦天氣變化 ,且產量穩定 ,上市早 ,價格也高 。」李宴賓說 。 幾年來 ,李宴賓完成了60餘座櫻桃大棚的建設 ,配套智能化溫控系統400餘套 ,其中155畝配套安裝了智慧農業監測服務系統 ,建立了一座獨立氣象站 ,已形成規模化 、機械化 、智能數碼化的生產模式 。 控溫設備從無到有 ,從半自動化發展到智能化數碼化 ,每年每畝地節省人工成本1500元 ,溫度調控更準確高效 ,棚內溫度 、濕度 、PH值 、光照強度在辦公室就能實時監測 。 「大櫻桃種植需要天時 、地利 、人和 。」李宴賓說 。在每個完整的生產周期和關鍵節點 ,他都會進行對比試驗 ,總結栽培技術方案 。創新應用的破休眠技術 ,讓大櫻桃萌芽期至成熟期比常規生產減少了15天 ,做到了早成熟 、早上市 。 解決就業 要打造更響亮的品牌 8年前 ,25畝櫻桃園需要10個技術人員來照看 ,如今 ,255畝地僅需7人就能輕鬆掌控 。 「借力技術和設備升級 ,人工成本降了 ,效益增了 ,做大做強大棚櫻桃 ,我們信心更足了 !」李宴賓說 。 得益於國家政策和企業的支持 ,經過8年的發展 ,「有櫻有緣」大櫻桃品牌被推舉為「中國櫻桃產業榜樣100品牌」 ,大櫻桃種植已成為農場的主導產業之一 ,每年還能為周邊農村提供勞動崗位120多個 ,幫助村民解決就業難題 。 提及榮譽 ,李宴賓很謙虛低調 ,「我是一個農村娃 ,學的是農業 ,更應將理論應用於實踐中 。」他說 ,以後要把農墾大櫻桃打造成更響亮的品牌 。 |